建国后毛主席居住在北京,为何从不进故宫,死后也不葬入八宝山?

日期: 栏目:技术教程 浏览:372

前言:

自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一直都是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,虽然距离故宫如此之近,但你能想象吗,毛主席却从来没有踏入过故宫,就连死后也没有安葬在象征着中国革命精神的八宝山公墓,这究竟的为何呢?

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

毛主席

毛主席与故宫的不解之缘

提起故宫,你会想起什么,是压抑的封建王朝还是奢靡的贵族生活?众所周知,故宫又称紫禁城,其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,动用30余万人力,耗时14年打造而成。故宫作为庞大而古老的建筑,是古代帝王政权和皇权的象征,正因如此,紫禁城里保存着无数的奇珍异宝,珍贵文物。说起来,毛主席与故宫也算得上颇有缘分。

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

毛主席

毛主席一生对代表着中华文明结晶和宝库的故宫,倾注了许多的厚爱与信任。这最开始源于毛主席的老师易培基,易培基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的首任院长和奠基人,如今故宫博物馆能保存如此完整可以说他是功不可没,这个湖南人的后半生早已与这座特殊的博物馆紧密缠绕,他曾与这座博物馆几次共同“出生入死”。

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

1928年,曾有人提出要将宫殿收藏的宝物拍卖,是易培基上书力陈保存故宫博物馆的重要性,由此故宫逃过一劫,但没想到这才是刚开始。那是1933年,日军已攻占山海关,日军一进关就把目光锁向了故宫里的宝物,情况危急,国宝该如何躲过日军的魔爪?这时易培基站了出来,他提议将国宝南迁至上海,此消息一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。

北京故宫建于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

曾有反对者公开表示,要以武力阻止国宝南迁,但是易培基却毫不退缩,有着誓死保卫国宝的决心,他分批将故宫数十万件文物运出北平,转移至安全地点,这次躲过了日军强盗的魔爪。

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,这些国宝随着社会动荡随处飘零,但竟无一件丢失或损坏,这堪称文物史的奇迹。正是因为易培基的不懈努力,这些中华瑰宝才能保留至今。作为易培基的学生,毛主席也深知保护故宫文物的重要性。

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

1948年底,人民解放军围困北平时,在人民解放军有十足的把握可以一招制敌的情况下,毛主席考虑到故宫的特殊性,为了保护故宫,为了保护北京城免于摧毁于炮火之下,极力主张和平解放北平,并做出重要指示,强调故宫是有重大文化价值的古迹,对故宫一定要特殊对待,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要求,而是一个专项纪律!而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被毛主席的这种精神所感动,自愿放弃抵抗,再一次避免故宫文物因战火而受到破坏,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
北京故宫建于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

解放战争胜利后,毛主席随着党中央搬进了北京,毛主席进北京后对故宫的保护也从未懈怠,他首先下令保护故宫在内的所有文物和古建筑,不要因为政权的交替所波及到。从毛主席的种种做法可以看出毛主席对故宫的保护是尤为重视的。

但令人不解的是,毛主席对故宫如此重视,况且毛主席驻地的中南海与故宫只有一墙之隔,但他却从来没有进过故宫,仅仅是到过故宫城墙三次,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?

毛主席

三过故宫而不入

故宫共有宫殿9000多间,其中里面不乏有让人琳琅满目的工艺品,试问,要是普通人有进入故宫一看的机会你会放弃吗?要是我的话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,进入故宫里大饱眼福。就例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,有很多次这样的机会进入到故宫里去欣赏国宝,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过,只是在故宫的城墙边走一走。

古有大禹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,今有毛主席“三过故宫而不入”。就在1954年5月17日的下午四点,一通电话打到了故宫博物院保卫科,电话里通知说毛主席要来故宫。不一会,只见毛主席穿着灰色呢子衣服,脚穿白底布鞋,身着十分朴素的来到了故宫。

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

毛主席

原来啊,为了不打扰群众的正常生活,主席选择轻装上阵,身边也只带了公安部部长和故宫保卫科科长二人。让人奇怪的是,主席来到故宫之后却并未进入,而是登上故宫城墙,散步似的一边走一边与同伴交流,期间,同伴提议毛主席去故宫里走一走,里面有大量的文物,但毛主席却摇摇头表示拒绝了他的提议,而后毛主席又去参观了中国历史博物馆,从午门城楼出来后看天色已晚,便打道回府了。

几天后,毛主席“故地重游”再次来到了故宫,登上城墙,继续参观上次没看完的文物,但这次毛主席和上次一样,依旧没有进入故宫。一个月后,毛主席第三次来到紫禁城,这一次毛主席依旧选择只在城墙上眺望宫内的景色,没有进入故宫里。但这次和前两次唯一不同的是,毛主席和随行人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。毛主席“三过故宫而不入”究竟是什么原因,毛主席从未在任何场合讲过。

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北京故宫建于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

毛主席

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毛主席在第三次到故宫时,有人看到他并提议让毛主席进到故宫里转一转,看一看时,毛主席曾回答:“那里是皇帝住的地方,我不合适进去。”这大概就是毛主席不进故宫的原因了。

因为故宫是中国古代封建皇权的象征,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代表,毛主席一向是与老百姓站在同一平行线上的,在他心中一切都是为了人民。而故宫是皇上住过的地方,自己是不合适进去的,表现了毛主席是与老百姓一直站在一起的“平民”心态。

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建于

再者就是,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打江山,是为了解放老百姓的,而不是再次建立一个新的皇权,继续凌驾于百姓之上,剥削老百姓的,现在与过去,有着本质的区别,是颠覆性的革命。而且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领袖,他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人民的命运,所以让他再去瞻仰那些代表封建的帝王,这就是很不合适了。

最后就是,毛主席是非常重感情的,在建设新中国的这条道路上实在是太艰难了,无数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,没能看到革命胜利,这对毛主席来说是非常伤心的,如果此时他再进到故宫参观,是对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的不尊重。

北京故宫建于_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

毛主席

不管什么原因,毛主席一生都没有进入过故宫,这其中肯定是有他的顾虑吧。但为何在毛主席逝世后,他的遗体也没有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呢?

背后原因

在中国北京,建有我国声名最著,规格建制最高的公墓——八宝山革命公墓。在这里,你放眼望去都是课本和新闻里的名字,如周恩来、邓小平、朱德、林徽因、老舍等等,但你不多时就会发现问题,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毛主席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这里,这是为什么呢?

八宝山公墓可谓是“青山有幸埋忠骨”的最好诠释,而且八宝山地理位置优越,风景秀美,山势平缓,灵气汇聚,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。八宝山公墓主要用于安葬对国家、社会做出巨大贡献、对后世留有巨大影响的各类人士,死后能安葬在八宝山公墓这不禁标志着名誉更是荣耀,很多名人志士都把死后能葬入八宝山公墓作为自己的“终极目标”。

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_北京故宫建于

毛主席

1976年,毛主席离世,举国哀悼,亿万人民陷入了无比的伤痛之中。但伤痛归伤痛,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。毛主席生前,曾在火葬倡议书上签过字,提议实行火葬,不要浪费土地资源。中央工作小组本想按照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遗愿来实行火化,但很快,外界便传来了反对的声音,大家认为,毛主席德高望重,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最崇敬的人,理当受到后人的景仰。

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

两种不同的声音让华国锋夹在中间十分为难,所以他决定开会讨论,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毛主席的遗体不应该火化,应该永久的保存起来,受到众人的敬仰。秉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,最终中央决定为毛主席修建一座纪念馆,将毛主席的遗体安置在水晶棺之内,放在纪念馆里,让后人都能够瞻仰到主席的面容。

本来一开始想要把纪念馆修建在名山、名水旁边,但走访遍附近的山山水水,工作人员们都认为没有什么山水可以承载起毛主席的伟大身躯。后一致决定,将纪念馆建在天安门广场,这里交通便利,方便世界各地的群众前来瞻仰毛主席的面容,也贯彻了主席一直提倡的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”的理念。时至今日,毛主席的遗体依旧安置在天安门广场一侧的毛主席纪念堂,接受世代人瞻仰。

故宫建北京是什么朝代_北京故宫建于_北京故宫是谁建的

毛主席

毛主席,真正的人民领袖,他为党和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,深受人民的爱戴,虽然已经去世,但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:有的人死了,但他还活着,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。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,中国人民的福祉,老百姓永远怀念的领袖,人民永远爱戴您!

标签: